双城计|数据新闻作品系列
数据新闻 第三期
全文字数:3604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凌晨一点半,刚刚踏进家门的吴念轩匆匆洗漱之后并没有立刻睡觉,而是选择先收拾好第二天一早需要带去上班的东西,这是家住天津的阿轩选择在北京上班两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为的是转天清晨能够分秒不差地踏上去往北京的列车,在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的一天。
从天津到北京有多远呢?如果以天津南市食品街为起点,以北京国贸为终点,全程大约121.7公里。若是乘坐京津城际高铁,从天津站直达北京南站,只需要35分钟,你完全可以带上一套煎饼果子,吃完了便到达了北京。把白天献给北京,把夜晚留给天津,这样的“双城生活”每天都在上演。
采集了1304条搜狐新闻数据之后,进行提取关键词分析处理,通过词云图的方式呈现排名靠前的高频词,即词的出现频次越高,其字号就越大,不难发现双城人群十分关注房价、时间、工作、发展、家庭等诸多因素。
京津双城生活
2017年11月3日下午两点三十分左右,由北京南开往天津的C2223次列车上一位女士通过电话训斥下属账务计算失误,挂断电话后,她向坐在旁边的记者抱怨了几句这个教了很多次怎么操作还是不会的下属,在她下班后惹了这么大的麻烦。
当记者问其为何下班后坐上这班列车时,她向记者解释道,她在北京西城区一家公司做财务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而她丈夫的工作单位在天津市区,两个人为了避免长期分居两地带来的婚姻危机在中间地带天津市武清区买了房子,每天早晨两个人一起从家出发来到武清站坐上两个方向的列车,下午下班后再乘坐城际列车回到家中。
两人每天乘坐城际往返需要花费108元,下车后换乘地铁公交再加上从家里出来开车花的油费等等不超过150元,而且相对自由的工作时间也使得这种生活没有多疲惫,在路上的时间也可以处理相当一部分的工作问题。
她向记者展示自己长期往返的经验,每天早上七点四十四分出发的车,25分钟后到达北京南,提前三五分钟就要起身走向车门准备下车,最快她曾有过5分钟进站乘地铁的记录,乘4号线随后换乘2号线到达单位,九点打卡上班完全来得及。随后列车到达了武清站,这位女士起身,在列车停留的一分钟里从容下车离开。
中国铁路总公司2017年10月23日披露,自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以来,平均每天往返于北京和天津的高铁车次有300至320趟;较之去年,每周内往返最热高铁线路1-5次的出行群体提升了27.8%,最频繁的每周往返5.7次。
北京天津往返车次统计图(点击可放大阅览)
京津地区在早晚高峰时段车次最为密集,这为京津地区旅客往返上下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应对京津冀地区客流量的不断增大,京津冀三地协同开展通勤早晚动车,市域动车组列车8时前始发,分别到达北京、天津、石家庄,21时至23时之间返回本地,满足了“早进京津石、当晚可回家”通勤客流的需求,实现了旅客当日往返,形成了京津冀地区半小时、1小时交通圈、经济圈和生活圈。
“还不是因为房价太高了”
有学者指出,如今相当一部分人因为工作、学习等需求不得不在两个城市之间往返生活,但又由于时间、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每日往返,因此双城生活可以表现为每日往返、隔日往返或者每周往返。
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作的刘昊鑫及其新婚的妻子郑怡分别住在单位分配的员工宿舍中,每周五回到刘昊鑫在天津的父母家度过周末,周日晚上便再次踏上分离的旅程。
“谁愿意和自己新婚的媳妇分居一周才见一面?还不是因为房价太高了,”刚送妻子到员工宿舍,准备前往自己两公里以外的宿舍的刘昊鑫对记者说道,“要是现在的房价我们俩在天津或者北京买一套差不多的房子,至少也要两三百万,得多长时间才能还完房贷,先将就着吧。”
京津房价人均收入对比(点击可放大阅览)
北京的人均工资约为天津的1.5倍,而房均价约为天津的2.6倍,这种房价与工资之间的不平衡成为了推动很多年轻人权衡再三选择在北京工作在天津居住的原因。
“在北京挣钱回天津花”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欣家住天津市河西区,每周末回天津几乎是她生活不变的旋律,她提到周五下午三点到六点的北京南站和周日下午两点到五点的天津站总是人满为患,仿佛天津人对于回家的热情都十分默契地在这两个时间段爆发出来,节假日之前的北京南站如果不提前很久订票是绝对抢不上票的,但表示即使很挤自己也愿意每周往返,能和父母共渡周末,顺便改善一下伙食值得自己在这样的拥挤中往返。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的魏东博同学身上,他每周往返京津两地的动力在于父母和女友,短暂的相聚总是能让所谓的拥挤和疲惫值得,今年大四的他在校外兼职做篮球教练,他表示自己有今后留在北京工作打算,并且预计也会这样往返于京津两地,并笑称自己这是“在北京挣钱回天津花”。
甚至未成年人也加入了双城生活的队伍。12月24日下午,记者在北京南站进站口看到抱着爸爸哭泣不想离开的女孩娜娜,女孩约十四五岁,记者上前询问情况,站在这对父女旁边的中年女子介绍道,娜娜是天津市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平时住在天津的奶奶家,而自己和娜娜的爸爸是天津人在北京工作,为了让娜娜在户籍所在地入学并参加考试,只能让娜娜平时住在奶奶家,每周末来北京和父母团聚,因此娜娜也就过上了一种双城生活,而周日正是娜娜离开父母返回天津的日子。
京津双城生活人群年龄段(点击可放大阅览)
京津双城生活人群学历情况图(点击可放大阅览)
双城人群年龄集中在21-35岁,其中21-25岁占比达到38.52%,26-35岁占比达到22.96%,文化程度以大学本科为主,占比达到39.26%,专科与高中等中等文化程度占到20%左右。总体看来,双城生活模式群体集中在中青年,且文化层次相对较高,这部分人大多精力比较充沛,有一定的精神追求。
铁路部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2017年10月15日下午四点三十分左右,一个大约五十岁的女士走到正在排队充值在中铁银通卡的记者旁边,塞给记者一百一十元钱,希望记者帮忙充值,此时距离这个窗口五点结束服务仅剩不到半小时,而已经排了三十多分钟的记者前面还有两人正在办理业务,身后依然排着长长的充值队伍。
据悉,往返京津两地的城际列车推出了中铁银通卡快捷服务,城际列车为持卡用户预留一到两节车厢,持卡乘客不必提前买票,只需到站刷卡取座位号即可乘车,而今年六月再次推出的京津同城卡,更是可以在用户一次性充值一定金额的情况下提供8.5-9.5折的打折服务。
在记者帮助其充值完成后,李雅萍女士轻车熟路地走到刷卡机前,刷卡取号,上了五点十八分由天津开往北京南的城际列车。这是儿子儿媳家住天津市河东区,在北京市西城区找到现任丈夫的李女士每周一次的必经之路,充值的一百一十元钱即为其每周往返一次的费用。她向记者展示手中的螃蟹,“这是我买回来给小孙子吃的螃蟹,儿媳妇说不缺这些东西让我再拎回去。”对儿孙的牵挂成了李女士过上每周一次京津往返双城生活的理由。
铁路部门持续改进售票组织工作,不断提升售票组织精细化水平,除中铁银通卡、京津同城卡之外的具体举措还包括:延长互联网售票时间、引入“支付宝”支付、自助售取票、自助验证验票、自助检票进站、出台并完善旅客挂失补办法、增加购票信息查询服务、优化网络购票验证码、网络购票无需取票刷身份证即可乘车、与银行合作推广ATM-铁路自动售票机、APP咨询查询、站车无线网络覆盖……近期,铁路部门又连续推出三项新举措:互联网订餐、接续转乘和动车组选座。旅客购票更加便捷,铁路售票服务再上新台阶,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双城生活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铁路总公司10月23月披露,自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以来,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70亿人次,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5%以上,高铁动车组已成为国人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2014-2017国家旅客发送量(点击可放大阅览)
由上图可见,自2014年以来,全国高铁客流量不断增长,跨越空间障碍的时间成本不断降低,各地之间实现了越发高频率、高速度的交往。
2015年旅客往返最频繁的10条高铁线路为:广州-深圳(广深)、上海-杭州(沪杭)、上海-南京(沪宁)、上海-苏州、北京-天津(京津)、深圳-潮汕、潮汕-广州、无锡-上海、普宁-深圳、广州-珠海。除京津线外,其余9条线路都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
全国主要城市公交化程度指数排名(点击可放大阅览)
平均发生间隔不断降低,广州开往深圳的列车平均间隔仅有6分钟,平均每九分钟就有一趟由天津开往北京的列车。高频的列车设置使得各地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跨越省份、城市界限的交往更加便捷,甚至有在时间、便利化程度上超越市内交往的趋势。随着跨越城市界限的列车发车频率不断提高、运行时间不断缩短,不仅京津实现了双城生活,在上述十条往返最频繁的城市中双城生活都成为了一种趋势,而且随着服务水平和公交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双城人群也在一种越发舒适的环境中穿梭。
清晨的朝阳升起,吴念轩背着包在前往国贸的地铁上利用上班前的一点时间抓紧补觉,这是他一天当中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对他来说分外珍贵。采访的最后,他对记者说:“如果能够选择,谁愿意忍受这种奔波呢?可是负担不起的房价与割舍不断的牵挂,都使我不得不将这种双城生活继续下去。”
采访札记
张晓旭:
非常感谢公众号的邀请,希望能借此机会说一说感谢
我们组的选题特别幸运地在第一次课上得到了PASS,当时老师说”你们组的成败在于能得到什么样的数据”,虽然遗憾的是我们的信息公开申请后来遭到了拒绝,但真的十分感谢新闻学院的教秘老师帮我们开出介绍信,给了我们可以去尝试的基础。
感谢我的队友志贤和成龙,从商讨选题到最终版作业,我们三个基本上都是一起做,遇到了任何问题随时展开讨论,三个文科生面对编程真是做到脱发,还要特别感谢各位被我们“骚扰”的同学。
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方洁老师,从选题的角度到篇章结构设计、到每一句话中的语病,老师都给予了很耐心地指导和帮助。
数据新闻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不仅需要具备新闻价值,而且需要很强大的数据支撑,从获取数据到筛选数据到确定呈现方式都需要很大的投入。通过学习和亲身实践,我们了解了这个领域的“规则”,但是数据新闻并不是做出来就万事大吉,从这个图有没有必要呈现、和主题和文字联系是否贴切到这个图的呈现方式还能不能更直观甚至配色和图幅大小能不能再调整,这些问题都需要一遍又一遍思考。
金志贤:
很多师兄师姐从选课阶段开始警告过好几次,数据新闻很难,很辛苦。但是让我下定决心继续学下去的,就是对数据新闻这个领域的好奇心,和我们三个人的完美组合。特别感谢晓旭和成龙两位很棒的伙伴。他们两个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坚持到底。完成“双城记”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们一起熬过了无数个夜晚。但是这个过程并不艰难,反而非常愉快!
数据新闻通过数据解释新闻,每一个数据都要真实、准确。正如方洁老师说的“Learning By Doing”,实践中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怎么找数据、什么是好数据、怎么分析数据、怎么弄代码和编程、怎么做设计和可视化。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明显自己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审美提高了不少。
最后,特别感谢方洁老师的细心指导!老师每一次提交稿子都很耐心地解答问题,并指出很恰当的修改意见。
虽然最后结课作品不算很完美,但是它就是我们三个文科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
辛成龙:
定下“双城生活”作为选题的时候大家都很期待我们将做出一个怎样的作品来,早就听闻方洁(后来输入法里就是“方姐”了…)老师开的数据新闻要求严格不少师兄师姐为之色变,因此这份作业不敢有一点马虎。选题的现实意义和我们的设想获得了老师的肯定,但是在接下来的数据搜集方面却让我们三个倍感无奈:利用软件抓取数据却发现数据没有记录;申请了信息公开但却没有能够拿到相关数据;实地探访却遭到了门卫拒绝……晓旭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没有数据支撑还能叫作数据新闻吗?”。于是我们只能守在电脑面前将每一刻的车次信息做下记录,办法很笨也很累但是有数据了啊!数据量决定了我们的选题必须要缩小范围和视野最后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来,大家的压力都很大。记得要交初稿的那几周里我们熬了很多的夜,明主四楼那个有插座的位置也被我们长期霸占着…写代码、做网页之前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我们三个文科生做起来的感觉就是——贼酸爽。一个小问题就是看不懂,幸亏有了信管学院大佬的援助,真是解救了小白啊!最后拿出作品的时候我们三个去吃了火锅,算是对艰苦熬夜的犒劳吧~很感动志贤还有晓旭两个女同学的坚持与努力,数据新闻真的不容易啊!最后希望大家,保持激情,稳定!
数据来源:
中国铁路总公司官网
12306铁路售票官网
宋东方等,《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双城生活模式研究》[J],河北学刊,2014(06)
数据说明:
数据采集截止日期为2017年11月25日
高铁车次包括城际高铁
本期数据新闻作品作者:张晓旭 金志贤 辛成龙
本期编辑:谢佳宁
往期回顾(点击文字或者图片即可查阅):